天子特區為您介紹黃金俱樂部,7-CLUB

推薦您一個最全台最大線上博弈遊戲 24小時客服在線 最棒且優質的遊戲平台-博弈娛樂城,結合了各大線上博奕遊戲,遊戲內容豐富,公平、公­正、公開,最有保障的遊戲平台,準備好進入博弈特區的博弈新紀元了嗎?趕快來~http://239299.com

爭論 Xbox One 跟 PS4 誰好看?也許只能用「各有風格」形容
基於兩家新主機都有重新審視使用者對控制器的需求,改變頗大的 Xbox One 控制器,捨去了 Xbox 360 控制器的電池包,除了重量變輕,也有更多位置可以放手指的空間,整體來說還不用談到微軟對新控制器導入的新技術,第一眼就能讓人有改變的驚喜感。PS4  繼續承襲一貫風格,改善握把樣式,挪出空間放置觸控介面,在還沒看到實品前,導入觸控技術所增加的重量以及新手把可帶來的握感體驗,都是讓人好奇的熱門內容。
初次與 DualShock 4 相見,除了明顯感受到握感更紮實以及些許增加的重量,除了習慣性會想找 START 按鈕(已經取消),整體來說沒有太大的隔閡感,幾乎很快就能適應。與過去最大差別就是中央處多了觸控版,PS 按鈕向下移,START 按鈕和 SELECT 按鈕被取消,改成 OPTIONS 按鈕和 SHARE 按鈕,並將原本於中央處的按鈕向左右兩邊往上延伸,放置於觸控版兩側。
類比搖桿部分,以往純凸面變成中間略凹的形式。中央觸控板跟筆電有類似的操作手感,整塊都能按下,大小目前算是夠用。
IMG_8333-3

過去 DualShock 3 只能透過頂部的 micro USB 充電,這次在 DualShock 4 的下方多了接點,所以不用轉接頭也能直接放在充電底座。背後有 LCD 指示燈,現場展示紅、藍、綠三種樣式。亮度不低,但也不致於刺眼狀態,大概跟一般人使用手機螢幕的亮度差不多。
IMG_8656-5

比起握把設計改變,實際玩過後,發現改更多的地方應該是 DualShock 4 的 R、L 按鍵。在位置跟大小甚至是材質都改變的情況下,確實需要些微時間適應,但操作起來有比較省力的感覺。
這張也能很清楚看見 DualShock 4 握把的混搭材質。底部的凹凸面增加摩擦感,一來防手滑,一來握久了還能些許降低因為手汗導致的滑膩感。


IMG_8653-4

按鈕區塊採用另外一種材質拼接,這也與單一材質的 DualShock 3 有顯著不同。總之,DualShock 4 看起來雖然沒有太大差別,但基本上是採取一個強化便利與實用性的設計。
IMG_8658-7

IMG_8660-6
基於兩家新主機都有重新審視使用者對控制器的需求,改變頗大的 Xbox One 控制器,捨去了 Xbox 360 控制器的電池包,除了重量變輕,也有更多位置可以放手指的空間,整體來說還不用談到微軟對新控制器導入的新技術,第一眼就能讓人有改變的驚喜感。
IMG_8414-15
Xbox One 控制器的類比搖桿不只縮小了直徑範圍,也因為降低了 25% 的移動力道需求,操作起來可以達到更不費力地進行格鬥類遊戲,或是一些需要大量移動和操控的動作遊戲。右方的四個功能鍵則因為按鍵間彼此的距離,以及整體在控制面板上的設計更緊密,手指可以更自然地在不同按鍵中移動。
IMG_8415-16
因為 Xbox One 內建了無線感應器,以多人進行分割畫面遊戲時為例,主機和 Kinect 會依據控制器的位置,改變使用者在螢幕上的分割畫面左右配置。同時,只要放下控制器,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。充電則使用上方的 mini USB 連接埠。
(下圖因為是工程機的關係,設計上會與實際販售版不同)
IMG_8416-17
這次被 Microsoft 強調採用了超過 40 種創新技術的 Xbox One 控制器,最大賣點是「Impulse Triggers」的嶄新震動設計。改變過去內建在左右握把的震動馬達,這次在加入了左右上方各一個,新控制器就靠這 4 個馬達做出不同於以往的震動感。
舉例來說,過去最多只會因著受到衝擊的強弱做出輕、動層級的震動對應,但是現在可以更精準做出不同層級的強弱風格,細膩到像汽車的引擎轉動,狂風吹過等陣動感都有不同。現場透過直升機的上升、下降時展示,讓人體驗奇妙的特殊手感。雖然這項技術噱頭十足,但能否玩到還得看遊戲廠商決定是否支援。
Xbox One 控制器另外一項特點就是對應 Kinect 的操作支援,像是玩射擊遊戲時,拿起來檔在臉前可以發動盾牌,或是玩競速遊戲時,直接抓著搖桿向左右兩側移動就能轉彎(微軟說這可以解決以前大家拿著搖桿扭來扭去也不能幹嘛的遺憾 XD)
IMG_8418-19

一眼就能看見的差異性,當屬被移到上面去的 Home 按鈕。
IMG_8417-18

天子特區:http://239299.com/



天子特區

0 Responses so far.

張貼留言